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4月23日,AIgn_promotion=LS_SEOGW">科伦药业公布了其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公司营业收入达到218.1亿元,较上一年增长1.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4亿元,同比增长19.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为29.0亿元,同比上升22.7%。针对这一优异成绩,科伦药业解释称,这得益于公司在“三发驱动,创新增长”的战略指导下,成功打通业务板块价值链的关键环节,全面实现了年度既定发展目标,同时创造了自上市以来的最高经营业绩。
实现这一成就的背后,是科伦药业在成本管理和业务拓展方面的显著成效,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AIgn_promotion=LS_SEOGW">川宁生物和AIgn_promotion=LS_SEOGW">科伦博泰两家子公司在这次增长中贡献突出,分别实现净利润增幅3.3亿元和1.8亿元。这两家公司代表着科伦药业在合成生物学和创新药物领域的未来发展前景。
早在2006年,科伦药业便在中国输液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然而,由于受到“限抗令”和门诊输液限制政策的影响,公司决心进行必要的转型。为了摆脱仿制药盛行的市场格局,科伦药业大胆创新,自2013年以来累计投入145亿元历史研发资金。这十年来的大力投入终于在2024年迎来了回报,公司两款创新药物成功获批上市,标志着科伦药业完成了战略转型。
其中,川宁生物作为科伦药业业绩增长的关键推动者,凭借其在“生物发酵”和“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双轮驱动,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在2024年,川宁生物实现营业收入57.58亿元,同比上涨19.38%,而归母净利润达到14.00亿元,同比增长48.88%。凭借其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广谱抗生素的中间体产品的技术积累和工艺提升,川宁生物位居全球市场前列。
除此之外,川宁生物正在通过AI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其在AI赋能发酵产业和辅助合成生物学研发方面已经走在了前列。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川宁生物希望结合人工智能提升其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尤其在硫氰酸红霉素的生产过程中,实现了AI动态调控,以优化发酵方案,提升其生产效率。
另一方面,科伦博泰作为科伦药业创新药发展战略的关键执行者,在2024年实现收入19.33亿元,同比增长25.5%,其毛利实现了67.8%的增长。科伦博泰的几款创新药物已经获得NMPA的上市批准,其中包括全球首个在AIgn_promotion=LS_SEOGW">肺癌适应症上获批的AIgn_promotion=LS_SEOGW">TROP2 ADC药物和针对AIgn_promotion=LS_SEOGW">鼻咽癌一线治疗的AIgn_promotion=LS_SEOGW">PD-L1单抗。得益于对研发的持续投入,科伦博泰的创新药物线不断壮大,并已形成了一个多达三十余个在研候选药物的产品研发管线。
在国内外市场上,科伦博泰不仅搭建了成熟的商业化团队,开展了与如默沙东等全球制药巨头的战略合作,还积极布局海外市场,通过多样化的合作模式不断扩大国际业务的版图。
尽管在创新药物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科伦药业依然不忘其“起家”业务。2024年,科伦药业通过对输液产品结构的优化,以及加大市场拓展力度,进一步提高了市场覆盖率,输液产品销售收入达到89.12亿元,保持了稳健增长。
综上所述,凭借“三发驱动,创新增长”战略,科伦药业已成功完成从传统药企向创新生物制药企业的转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令人期待。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