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5月6日,哈工大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生命科学中心的黄志伟教授研究团队在《Immunity》期刊上发表了新的研究论文。这篇论文题为《磷酸抗原通过由内而外稳定嗜乳脂蛋白受体复合物驱动二聚化依赖性 γδ TCR 活化》,揭示了BTN家族复合物的结构组装和活性调控。通过高分辨率的三维结构解析和生化实验,该研究阐明了磷酸抗原结合后,如何由内而外传递信号以激活γδ TCR,从而为开发针对γδ T细胞的新型免疫治疗方法提供了精准的结构模板。这一研究在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和肿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细致分析了γδ T细胞的特性。这类T细胞与传统的αβ T细胞不同,其TCR由γ链和δ链构成,在免疫防御、组织稳态及特定疾病的背景下扮演着关键角色。γδ T细胞拥有低多样性的TCR,但能直接检测病原体或应激相关分子,例如磷酸抗原,而不依赖于MHC的呈递。其中,Vγ9Vδ2亚群是最主要的γδ T细胞群体,能够识别和响应由肿瘤或病菌产生的胞内磷酸抗原。
该研究解析了在磷酸抗原HMBPP结合的情况下,三种BTN家族蛋白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科学家们发现,BTN2A1与BTN3A1以2:2的比率形成了四聚体结构,而当BTN3A2或BTN3A3参与时,则形成了2:1:1的四聚体结构。这种结构的稳定性增加,是因为BTN3A1-BTN3A2/BTN3A3异源二聚体比BTN3A1同源二聚体具有更稳定的螺旋束(HDs)。这为理解BTN复合物如何激活并调控γδ T细胞提供了新的视角。
此外,研究团队解析了HMBPP-BTN2A1-BTN3A1-BTN3A2与Vγ9Vδ2 TCR的复合物结构,揭示了磷酸抗原如何诱发Vγ9Vδ2 TCR的二聚化。这一机制与经典的αβ TCR识别模式显著不同,表明了γδ T细胞在进化过程中为更高效地应对肿瘤和感染压力所发展出的特殊适应性。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