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智慧芽新药情报库

助力药物研发决策,实时跟踪竞争对手

免费使用
澳门正版图库
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智慧芽 > 最新动态

强生467亿元收购布局,Tremfya全球首发抢占自免领域C位

新药情报编辑 | 2025-05-15 |

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上周,强生公司接连宣布了两项重量级动态:其AIgn_promotion=LS_SEOGW">IL-23抑制剂Tremfya(古塞奇尤单抗)在中国市场成功获得AIgn_promotion=LS_SEOGW">克罗恩病(CD适应症的全球首次批准,与此同时,它也迅速在AIgn_promotion=LS_SEOGW">溃疡性结肠炎(UC领域获取了应用许可,成为国内首个用于治疗UCIL-23抑制剂。此外,强生以65亿美元收购了双抗平台公司Proteologix,明确表露出在AIgn_promotion=LS_SEOGW">IL-13/AIgn_promotion=LS_SEOGW">IL-17IL-13/TSLPAIgn_promotion=LS_SEOGW">炎症途径上的战略布局。这一系列举措表明,强生正在通过Tremfya接续即将到期的SimponiStelara市场,并加强下一代双抗技术布局,以巩固其在自免疫领域的主导地位。然而,强生在这场自免宝座捍卫战中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未来仍充满挑战。

Tremfya,这款强生的新一代武器,作为全人源IL-23p19单抗,最初在AIgn_promotion=LS_SEOGW">银屑病治疗中展现出色表现,并迅速扩展至斑块型银屑病和AIgn_promotion=LS_SEOGW">银屑病关节炎。在中国,TremfyaUCCD两大IBD核心适应症的获批准速度甚至领先于许多国际市场。最近获得的UC适应症批准,基于IIb/IIIQUASAR研究中的优秀数据:经过一年的皮下注射维持治疗,临床缓解率达到45%-50%,而内镜缓解率则超过34%,明显优于安慰剂组。更加令人关注的是,患者在治疗的第一周即可观察到症状改善,这一速度显著优于多数同类IL-23产品。今年2月,Tremfya也在CD领域首次在中国获得批准,这标志着强生在银屑病AIgn_promotion=LS_SEOGW">关节炎—IBD”三大免疫主阵地上已形成闭环。作为IL-23阵营中的领军者,Tremfya不仅是一款创新药物,也是强生在重构自免版图中的战略支点。

随着Stelara专利即将在2025年到期,对强生来说,为未来布局成为当务之急。这款年销售额超过100亿美元的IL-12/23双靶点药物即将面临专利失效,而生物类似药的竞争即将到来。同时,老将”SimponiAIgn_promotion=LS_SEOGW">TNF-α单抗)也逐渐被市场边缘化。在这种背景下,强生通过Tremfya多适应症的迅速拓展和新疗法快速推进,力求填补未来的市场空缺,并维持类似于Stelara的商业表现。

与此同时,强生以高价收购Proteologix,显示了其拥抱下一代抗体技术的雄心。双抗合成药将成为未来自免疫治疗领域的重要战场。此次并购的两个关键临床前项目分别是针对特应性皮炎(AD哮喘PX128IL-13/TSLP双抗,以及正在临床前开发阶段的PX130IL-13/IL-22双抗。这两个项目瞄准了Th2通路中关键环节,以解决现有单抗疗效的限制,尤其是对于难治性患者群体。通过这种方式,强生不仅是在补充产品线,还在热门靶点全面开花后做好路径防御,以迎接未来的市场竞争。

然而,强生在IL-23单抗领域遇到的竞争异常激烈。来自礼来、艾伯维和诺华等公司三位一体的竞争态势,代表了强生未来的巨大挑战。其中,Skyrizi(艾伯维)已成为IL-23类别中最强的竞争对手之一,尤其是在CD治疗方面的表现引人关注。与TremfyaGALAXI试验数据相比,该药保持了相似的临床缓解率,并显示出良好黏膜愈合能力。同样,双抗创新领域已不再是尚未发掘的市场,赛诺菲和艾伯维等公司都已在紧锣密鼓的研发之中。

在聚焦资本和临床战略的同时,强生也在着眼于更长远的生态布局,例如与AI平台合作优化炎症靶点,支持口服生物药、微生态疗法的创新企业,及内部多款早期自免药物的研发。强生的目标不仅在于“Tremfya接力Stelara”,而是剑指未来,期待构建下一个制药帝国。

归根结底,在Stelara专利到期、IL-23竞争加剧以及下一代疗法尚在探索阶段的背景下,强生选择前瞻性地布局市场,而不是等到出路被动收窄。这个艰难的市场博弈,能否实现预期目标,关键在于TremfyaIBD市场的表现,以及Proteologix双抗产品线的成功转化。强生在布局未来的这盘棋局中,尚处于起步阶段,结果尚难预料。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

申请试用